泡书吧

第246章 行间穴疏肝要穴,平复心火、排解肝热(第1/2页)

嘿,各位朋友!今天咱们要一起来认识一个超级厉害的穴位——行间穴。这个行间穴啊,就像是身体里的一位神奇小卫士,有着各种各样让人惊叹的本领!

行间穴可是属火的哟,它是肝经上的荥穴,专门对付肝郁化火引起的各种病症。尤其是那些因为生气而引发的头面之火,比如眼睛红肿、头晕目眩、面热鼻血等等,它都能轻松应对,经常按揉,还能让您清肝明目呢!

咱们先来找找行间穴在身体里的准确位置。它位于足背侧,就在第

1、2

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要找到它也不难,您可以这样做。当您取穴的时候,患者可以采取坐位或者仰卧位。在足背侧第

1、2

足趾之间的趾缝上方赤白肉际处,那就是行间穴啦!

接下来,咱们讲讲行间穴名字的有趣来历。行间穴这个名字可有不少说道呢!它是个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属于足厥阴肝经。它还是荥穴,而且是火穴。

先说“行间”这个名字。“行”,有行走、流动、离开的意思。“间”,就是二者当中。这个穴名的意思是,肝经的水湿风气会从这里顺传而上。本穴的物质是从大敦穴传来的湿重水气,到了这里之后,吸热并沿着肝经向上传输,气血物质遵循着它们应有的道路运行,所以就叫“行间”啦。

再说说它作为肝经荥穴的原因。“荥”,就是极小的水流。本穴的物质是从大敦穴传来的滞重水气,到了这里,水湿冷降成为地部经水,水量极小,所以是肝经的荥穴。

还有呢,本穴属火。属火,指的是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的物质是从大敦穴传来的滞重水气,到了这里,大部分滞重水湿冷降归地,不能成为肝经的上行气血,只有小部分水湿吸热胀散而上行,这部分气血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所以它属火。

附注一下,它就是肝经的荥穴哟!

从穴位的意义来看,行间穴就是肝经水湿风气由此顺传而上的地方。气血特征是天之下部的湿热水气。气血运行的规律一是吸热后上炎到天部,二是沿着肝经传到太冲穴。它的功能作用是生风化火。

行间穴有着清肝泻热、凉血安神、熄风活络的强大作用。它能疏肝泄热、舒利胸胁。

要知道,本穴是肝经的荥穴,“荥输治外经”,“荥主身热”,所以它能够主治肝阳上亢或者肝火上炎导致的头面五官疾病。

肝经的荥穴在五行中属火,是肝木之子。“实则泻其子”,所以刺激这个穴位,既可以疏肝解郁、调气和血,又能清泄肝胆、平肝熄风,能够治疗肝病、神志病、前阴病和妇科病。它是本经的荥穴,有着舒肝理气、调经和血的功效,能够主治月经不调、消化不良、失眠、痫疾、中风等等病症。

在中医五行中,肝主木,它的特性是生发、疏布伸展;心主火。对于行间穴来说,它属于木中火,向上的延展特性那是相当强烈。所以刺激行间穴,一方面有助于气血上行供应相关的脏腑和器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引气血下行,这就是生风化火的两层意思,生风是向上提供气血,化火是向下泻火。

接下来咱们聊聊泻心火的行间穴。

肝经的循行是自下而上的,而且行间穴又是木中火,向上的势头更加强劲。咱们都知道,在中医里,大部分的脏器是需要补的,像补肾、补脾、补肺、补心,但补肝的情况相对较少,反而泻肝火的情况比较多。因为一旦出现肝血亏虚,那可就麻烦大啦!在中医里,肝为心之母,如果母亲太强大了,就容易导致心火上窜。这时候就会出现口舌生疮、舌尖发红、头晕头痛口苦的情况,这种情况在身体较好的中青年人中比较常见。这时候咱们要做的就是泻掉这心火。具体怎么做呢?逆着肝经的走向,从上往下推,从太冲推到行间,这就相当于釜底抽薪,顶在头面部的心火就被泻掉啦!

咱们再看看行间穴在临床应用中的神奇表现。

先来说说呃逆这个病症。呃逆就是胃气上逆动膈,表现为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根据它的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古籍里说的“哕”“咳逆”“打嗝”“打咯忒”“吃逆”“吃忒”等等,也相当于西医说的“膈肌痉挛”。呃逆有时候会单独偶然发生,症状比较轻微,持续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用治疗自己就好了。但也可能是其他病的兼症,症状比较严重,可能昼夜不停或者间歇发作,迁延好多天甚至好几个月都不好。现代医学认为,呃逆是由膈肌痉挛引起的,目前西医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呃逆的病位在膈,和胃、肺、肝、脾、肾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引起呃逆发生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六淫犯胃、正气亏虚和痰饮血瘀。呃逆的病机主要是气机失调上逆动膈,《景岳全书》里说:“致呃之由,总由气逆”,所以治疗要以调畅气机、和胃理气止逆为主。

针灸治疗呃逆的时候,高频次取穴大多是基于腑气不通、胃气上逆动膈的病机,大多采用和胃降逆的方法,从胃论治,比如足三里、内关、中脘、膈俞、攒竹、天突等穴位。但从临床实践来看,从肝论治针刺行间穴能取得显着的疗效。《灵枢·经脉》里说:“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肝经的循行经过膈,如果肝气不舒,就会气逆动膈,引起呃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所以针刺肝经的穴位就能有效果。肝脏在五行中属木,行间是阴经荥穴,五行属火,也是肝经的子穴,擅长泻热,“实则泻其子”,所以针刺行间穴能够疏泄肝气,降动膈之气,和胃降逆,这就是所谓的“木疏土松”。《针灸甲乙经》里说:“喉痹气逆,口,喉咽如扼状,行间主之。”针刺行间可以治疗肝火上炎、肝气郁滞导致的喉痹。再想想“行间”这个穴名,“行”有行走、运行的意思,气得行而通,滞得行而解;古文中“病间”就是“病愈”的意思,气行则病好。需要注意的是,针刺行间穴主要治疗肝气郁结、肝火上炎、气逆动膈导致的呃逆,其他证型也可以搭配这个穴位。针刺的时候要注意补泻手法的运用,主要采用泻法强刺激,可以采用提插捻转泻法,也可以采用呼吸泻法,来疏达肝气。另外,我单取右侧的行间穴是因为“左升右降”的意思,在临床中可以灵活应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悍女麴凰驭龙婿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三魂七魄归位横空出世的娇帝君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我是主母,也是孟婆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这个修仙过于日常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谬接瑶华枝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折红鸾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落在荒年崽崽很闲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离人终成相思意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穿越三国:姐妹同心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哇!女总裁是皇帝诱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