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泡书吧pao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九十三章隋唐大战二十三
更新时间:201342320:53:28本章字数:5185
长安围城已经过去了近十天,隋军始终没有发动攻势,从一开始,杨元庆便没有打算攻城,唐朝已经大势已去,唐军已经没有任何希望,或许刚开始他们还有点茫然,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只会越来越绝望
第十天上午,长安的东、西、南四面城墙外,各出现了十架巨大的投石机,巨型投石机高达两丈五尺,被数十头牛拉拽着,轰隆隆向城墙挺进。
城头的士兵顿时紧张起来,当当敲响了警钟,早已被折磨得筋疲力尽的唐军士兵再次奔上城头,张弓搭箭,心中忐忑不安望着城下缓缓靠近的投石机。
“准备床弩”
段德操大声叫喊,一架架床弩搭上了城垛,对准了数百步外的投石机。
“射击”
咚咚鼓声响起,城头上的上千架床弩同时发射,密集的长箭矢射向投石机,力量强劲,射在木架上啪啪响,不断有拉拽的牛被射中,倒在血泊之中。
巨型投石机在三百步外停下,一架投石机由百余名士兵拉挽,长达数长的投掷臂杆被拉弯下来,几名隋军士兵将圆球形的皮囊放进了投石机内。
“放”
数十颗大皮球接二连三向长安城头投掷而去,在空中,球囊破裂开,一团团传单铺天盖地飘落,纷纷扬扬被风吹进了城内,城头上的唐军士兵也停止了射击,呆呆地望着天空中飘落而下纸片,很多士兵趁军官不备,抓起一张揣进了怀中。
“不准私藏。所有传单上缴”
段德操骑马在城头上大喊,但不久他也绝望了,隋军又继续投掷,整个城池上空飘荡着纸片,足有数十万张之多
独孤家族在长安城内摆下了二十四座赈粥大棚,昼夜不停地周济长安饥民,使很多家贫无存粮、本已绝望的家庭又看到了希望,每天络绎不绝的人群在粥棚前排满了长队。接受独孤家族的赈济。
仅在利人市大门前就摆下了三座粥棚。每天都有数千人赶来排队领粥,中午时分,一辆马车在十几名骑士的护卫下,缓缓在利人市大门前停下。车门开了,穿着一身普通人服色的李建成从马车里走出来。
仅仅十天时间,李建成就瘦了一圈。朝廷中请求投降的呼吁此起彼伏,给他施加了极大的压力,他也渐渐有些绝望了,今天他专门微服私访,了解民间的情况。
远远地,他看见了三座巨大的粥棚。粥棚旁插着一面大旗。上写独孤赈粥,四个大字。独孤家族竟然把所有的粮食都用来赈济平民了,这让李建成心中暗叹一口气。
他明明知道独孤家族用意何在,却又无法指责他们,独孤家族虽然没有参与朝臣逼宫,但他的所所为,却比逼宫更要打击李建成的内心。
此时正值中午,三座粥棚前人潮汹涌,数千名贫民从四面八方赶来,粥棚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李建成也排进了队伍中,几名侍卫想阻拦,却被他摆摆手,赶去另一边,队伍里人声喧杂,似乎都在议论着一件什么事,李建成这才发现他们每人手上都拿着一张花花绿绿的纸片。
“这位老伯,这纸片是什么”李建成好奇地问旁边一名老者。
“呵呵这是今天上午隋军投进城的单子,上面有十三条承诺,令人期待啊”
李建成心中诧异,借过单子看了看,正面写着一行大字大隋王朝告长安军民书,接下来则是十三条承诺,第一条便是承诺在关中实行均田制,和河东河北一样,丁男授田百亩,丁女授田八十亩。
第二条则承诺实行低税负薄劳役,与民休养生息;而第三条则是唐朝官员一概既往不咎,全部赦免;第四条是承诺不杀李唐宗室,不杀他李建成;第五条是隋朝将定都长安,恢复长安的繁荣,尽快击溃西突厥,恢复丝绸之路;第六条是开仓放粮,承诺将粮价降到斗米百文以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