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paoshu.cc】第一时间更新《血腥的盛唐》最新章节。
世民又曾经在一道号召“俭葬”的诏书中,提出了自己随顺自然的生死观。他说:“夫生者天地之大德,寿者脩短之常数。生有七尺之形,寿以百龄为限。含灵禀气,莫不同焉,皆得之于自然,不可以分外企也。虽复回天转日之力,尽妙穷神之智,生必有终,皆不能免。”
唐大诏令集卷七十六
这番话说得何等透彻,这样的生死观又是何等超然和洒脱
可令人遗憾的是,当死亡的阴影真的降临他头上的时候,李世民却彻底放弃了他早年的生死观,无可挽回地走上一条与古代帝王一样的迷信方术、希求长生的老路。
可是,长生丹药非但没有给他带来长生,反而使他的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
李世民以为是国内的方士水平不够,又在大臣的引荐之下,于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把一个印度的婆罗门僧召进了太极宫。此人“自言寿二百岁,云有长生之术”。
如果在早年,光凭这句话,李世民肯定一下子就能断定这家伙是个标准的大忽悠。
可现在不一样了。越是能忽悠的家伙,李世民就越是会以礼相待,把他奉为上宾。
这个胡僧来到长安后,李世民便对其“深加礼敬”,把他安置在金飚门内的一处高级宾馆,让他专门“造延年之药”。此外又“令兵部尚书崔敦礼监主之,发使天下,采诸奇药异石,不可称数”旧唐书天竺传。
很显然,此刻的太宗李世民已经和历史上所有老来昏聩的帝王没啥两样了。
尽管严格说来,此时的李世民并不算老他这一年虚岁才五十,刚刚是知天命之年。
但是,当婆罗门僧花一年时间把“长生不老药”炼成后,刚过知天命之年的李世民就迎来了自己的末日。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春天,李世民在服用了几次胡僧献上的丹药后,病情就突然加剧了。那些名满天下的御医们急得满头大汗,可是人人都对天子的病情束手无策。
这哪是什么长生不老药啊,这简直就是催命夺魂丹
印度来的大忽悠果然比中国方士的水平高。中国方士们折腾了好几年,也只是把皇帝的龙体折腾坏而已;没想到印度大忽悠只来了一年时间,才用了几颗丹药就把一代英主李世民直接送上了西天。
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在翠微宫避暑的太宗李世民痢疾转剧,十分痛苦。太子李治昼夜不离左右,一连数日茶饭不进,愁得头发都白了。李世民看着这个从小柔顺仁孝的儿子,泪水夺眶而出,说:“汝能孝爱如此,吾死何恨”
五月二十四日,李世民陷入了弥留状态,紧急召见长孙无忌入含风殿。长孙无忌跪在皇帝的病榻前,悲不自胜,涕泪横流。气若游丝的李世民伸出一只手抚着他的脖颈,许久,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后李世民只好挥挥手让他退了出去。
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的精神略为好转。趁着这回光返照的片刻,李世民再次把长孙无忌和禇遂良召进寝殿,正式交代政治遗嘱。
李世民用尽最后的力气说:“朕今悉以后事付公辈。太子仁孝,公辈所知,善辅导之”然后又对太子李治说:“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最后把脸转向禇遂良,说:“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谗人间之。”
资治通鉴卷一九九随即命禇遂良草拟遗诏。
遗诏拟就,李世民轻轻闭上了眼睛。翠微宫外,有风在终南山的山谷间穿梭呜咽。满山葳蕤葱茏的草木在劲风中簌簌颤抖,宛若十万个绿衣人在同一时刻无声地啜泣。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与世长辞,终年五十一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从流民开始修仙》《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奥特曼:原来这边是简单模式》《万人嫌断情绝爱后》《谁教你这么御兽的》《云朵和山先生》《制霸超级碗》《我以机缘觅长生》《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两界:我早晚成仙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