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泡书吧】地址:paoshu.cc
第四十一章、
“前面就到阴阳井了,大伙都麻溜的!”韩大肚子跑得最快,喊得也最欢。身上背着王老道简直轻如无物,撒开大脚丫子,头一个冲到了老爷岭的下面,尽管天还没有放亮,但远远的已经能看见圣清宫的山门了。
圣清宫始建于唐代,据传当年唐王李宗民与高丽国鏖战于此,突然被高丽大军所围,眼见岌岌可危,突然岭上神光闪现,关帝爷显圣,喝退了高丽军队,救唐王于此。唐王乃更此岭名为老爷岭,这“老爷”二字,指的便是关老爷。更下令在此处修建了圣清宫,日夜香火不断,以感关帝爷救驾之情。
圣清宫初建时只有上下两院,后又兴建了中院,因此上到了此时的圣清宫共为上、中、下三院,上院在山顶,供奉着显圣关帝,下院则在山脚,供奉文财神比干。可尤为出奇的,就是中院,只因为中院供的即不是道家先祖,也不是各路星君,反而供的是“黑老太太。”
何为“黑老太太”?这却是东北地方专有的神明。传言黑老太太为狐仙化身,乃是东北道教的总护法,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初时源于东北道教圣地铁刹山,后来慢慢传开,东北的道观之中,大多供奉“黑老太太”。
这“黑老太太”之名,在关内的道观中极少出现,可在关外东北的黑土地上,却是叫得极响。别的不说,就说这圣清宫吧。上院有武圣关帝,下院有文神比干,山上山下风景秀美自不必说,唯有这中院黑老太太庙所在之处,一道桃花毒瘴千年不散,若说这不是黑老太太大显神通的话,可又做何解释?
圣清宫除了三院之外,还有三眼奇特的井水。山腰处一眼井,名为“唐王井”,传为唐王所建,井内之水终年不退,年景好时,还会自动往外喷出。这还罢了,更奇特的是山脚下还有两眼井,也就是韩大肚子嘴里的“阴阳井”。
这阴阳井是两口并排挖在一起的水井,一般来说同一个地方打两眼井就已经很让人奇怪了,然而更神奇的是,这两眼井明明就紧邻在一起,偏一口是甜井水,一口是苦井水。甜井水里的井水,甘甜可口,被称为“阳井”。可苦井水里面的水,却又苦又涩、难以下咽,被称为“阴井”。两口井明明在一起,却有这么大的差别,人人觉得奇怪,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因自古如此。
这阴阳井就在山门之外,看到山门便也就看到了阴阳井。此时的天已经开始在缓缓的放亮,晨曦中古石山门已经清晰可见。这山门已不知有多少年景,风吹雨淋之下,略显斑驳,只是上面的古字却仍隐约可见,道是一副对联。
上联写:天开峻岭四面青山围法院
下联书:地设名宫一溪凌水缓清门
韩大肚子能跑这么快,那是羊肉给支的,可道士们一看见山门却也徒然升起一股力气,便是受了枪伤,已经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也硬是加快了速度。众人皆知,只要过了山门上了中院,进入到那桃花瘴内,鬼子便再也拿他们没办法了。
就在大家伙皆使出吃奶的力气往前奔跑的时候,唯有田豹子落在后面,并且看脸色却越发的凝重了起来。
“不对劲!”田豹子晃了晃脑袋。
“怎么不对劲?”玄机子也四下看了看,此时山门前清清凉凉没有半个人影,晨光中微风吹过,透起丝丝寒起,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啊。
“天都亮了,咋一个老百姓都没见着?”田豹子越走越慢。
“这不废话吗?”玄机子差点笑了,他还以为是有啥不对劲的地方呢,“曾家屯打了一宿,你要是老百姓,你敢出来呀?”
除了曾家屯有百姓居住之外,就在圣清宫的山门前也住着十余户人家。这穷苦百姓是最能起早的,尽管冬日里不用下地干活,可只要天光放亮了,也必然出门找点营生。对于百姓而言,哪怕是上山捡几根干柴,也比呆在家里要强啊。这懒人就注定得饿死,且还没人待见。
不过玄机子说得也不是不在理,曾家屯那边这一宿打得热火朝天的,这时候老百姓哪敢出门?
可田豹子还是觉得不对。他急跑了几步,这脚踝想必已经没什么疼痛感觉了,没一会儿就追上了前面的韩大肚子。
韩大肚子刚好跑到阴阳井的前面,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我先喝口水。”说着话,奔到阳井的前面,开始摇井把子。
也真难为韩大肚子,从前半夜跟着田豹子跑到前山来直到现在,一滴水还没沾过呢,更何况还背着个大活人。别看韩大肚子一肚子的肥油,看起来这关键时候还真挺好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血性辽西》转载请注明来源:泡书吧pao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