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科学奇迹》转载请注明来源:泡书吧paoshu.cc
1.陶瓷
奇迹概览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是指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悄悄告诉大家,本书首发,想更快阅读,百度搜索就可以了。它一般是用可塑性制瓷粘土做胎体,用长石和石英等原料制釉,通过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从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陶瓷的范围。
最早的陶器仅仅作为器皿被应用于日常生活,后来随着时代和工业的发展,陶瓷逐渐呈现出其艺术价值。至今,陶瓷已经发展为陶瓷工业。因此,现今的陶瓷主要分为日用、艺术欣赏和收藏以及建筑陶器,陶瓷以它不同的品种和价值呈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奇迹探秘:
1.
陶瓷是在什么时候被发明的?是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哪个国家的陶瓷最有名?
陶器的发明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烧制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早在10000年前,中国古人就把黏土塑造成需要的造型,烧制成不同种类的生活器物,这就是最早的陶器。
随着陶器的发展,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1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瓷器。而英文中的“china”是陶瓷的意思,而大写后的“china”就是中国,这就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
2.
陶器和瓷器一样吗?如果不一样,那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瓷器和陶器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是,两者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瓷器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陶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8000或9000年以前,瓷器的出现则是在商周时代,距今有3000多年。商代时期,白陶的烧制成功标志着瓷器制造的开始。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主要有如下几点:一、烧成温度不同。陶器烧成温度一般在800c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大都在1300c左右。二、坚硬程度不同。陶器烧成温度低,胎体硬度较差,敲击时声音发闷;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质坚固致密,敲击时声音很清脆。三、使用原料不同。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粘土,而瓷器的胎料则是瓷土,即高岭土(因最早发现于江西景德镇东乡高岭村而得名)。四、透明度不同。陶器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而瓷器的胎体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
以上几个方面中,最主要的条件是原材料和烧成温度。因此,制陶工匠一旦掌握了烧成温度的技术,并认识到高岭土与一般黏土的区别,便具备了发明瓷器的条件。
走近奇迹
说到陶瓷,就不得不从考古学家所发现的出土文物中去寻找古人使用和制造陶瓷的足迹。
1986年,考古学家在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发现了很多陶器碎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陶片,距今约有10800年到9700年。从这些残陶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古人尚未使用窑炉制陶,而是平地堆烧。其中,陶片的器型都是用盘筑或手工捏成型的罐、钵之类的小型陶器。虽然这些陶器原料粗糙、造型简单、烧成温度低,但它大大地改进了原始人的生活质量。
1973年,考古学家在河北省武安县发现的磁山遗址中,有大量距今7900年以上的陶器,其中主要有鼎、罐、盘、三足壶、三足钵、双耳壶等,器物大多是素面无纹,部分陶器饰有花纹。由此可以推断,人类的祖先最初用陶器作为储存食物的器皿。
距今6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以红陶(由于陶坯与大量空气接触烧成的陶器为红色)。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当时的制陶业已比较发达,烧制陶器的土是具有一定塑性的黏土,部分小型陶器已经采用模子制作了。到了仰韶文化后期,人们不再把陶器直接放在火焰上烧烤,而是开始使用陶窑烧制陶器,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而最能反映当时制陶水平的是细泥彩陶,它的表面呈红色,里表磨光,且造型独特,陶器上还绘有生动逼真美丽的图案,可见当时的制陶工艺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陶器的质量也逐步提高。到了商代和周代,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陶器生产的工种。正是这个时期,人们在制陶的过程中发现原材料和烧制温度的变化会导致陶器的质地和外表的不同,因此,瓷器逐渐发展起来。
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已明显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c,器表面有一层石灰釉。但是它们与瓷器还不完全相同,所以,被后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原始瓷从商代出现到东汉时期,历经了1600—1700年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东汉以来至魏晋时制作的瓷器为青瓷,加工精细,胎质坚硬,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白釉瓷器的制造逐渐发展起来。到了唐代,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c,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
而宋代的瓷器,不仅在胎质、釉料和烧制技术等方面有了新的提高,而且在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这使中国瓷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明清时期可称之为我国陶瓷生产的黄金时代。当时,景德镇青花瓷器成为我国陶瓷生产的主流。而青花瓷器的发展和盛行,改变了一直以来以青瓷为主的生产格局。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时期,工艺技术较为复杂的瓷器产品多有出现,各种颜色釉及釉上彩异常丰富,因此,被认为是整个清朝统治下陶瓷业最为辉煌的时期。
而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百年来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陶瓷品种。它们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粘土、长石、石英等传统陶瓷原料,而是使用其他特殊原料,甚至扩大到非硅酸盐,非氧化物的范围,并且出现了许多新的工艺。
纵观陶瓷的发展史,它已经成为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任何一个年代,中国瓷器始终因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界人士的推崇。
⊙奇迹探秘:
3.陶瓷上的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釉都有哪些种类?
釉是一种硅酸盐,陶瓷器上所施的釉一般以石英、长石、粘土为原料,经研磨、加水调制后,涂敷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的焙烧而熔融,温度下降时,形成陶瓷表面的玻璃质薄层。它使陶瓷器更加坚固,同时也可以防止液体、气体的侵蚀。釉还有增加瓷器美观和便于洗拭、不被尘土粘染等作用。釉的种类很多,由于不同种类的釉中所含氧化金属物的不同以及烧成气氛各异,釉色有青、黑、绿、黄、红、蓝、紫等不同的色彩。
相关链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忍者记事》《圣拳!》《欢迎来到我的地狱》《重开吧!蜘蛛侠!》《泰昌大明》《了了》《制霸超级碗》《全民求生,但我血条不见了》《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游戏搞到一个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