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王朴并未向赵钰解释什么是“天时”,反而笑吟吟问道:
“不知小侯爷如何看辅国大将军?”
黄景明,先帝最信赖的臣子。在先帝临终之际,升黄景明为辅国大将军,授予其托孤重任,以辅佐幼子,也就是当今陛下赵恒。
及至今日,朝中大权已掌握在这位辅国大将军手中已有六年之久。这六年以来,朝野上下,对这一位不吝赞美之言。
“黄景明其人,用四个字可以概括,大奸似忠。”
赵钰沉吟良久,最终说出父亲赵钦对黄景明的评价。
“大奸似忠,小侯爷可谓一语中的!”
王朴眼睛一亮,对于赵钰的评价再上一层楼。
“经过这六年,大将军已将朝野上下掌握大半,再加上其手握重兵,心生异志也在意料之中。宣德太后虽也极力削弱大将军在朝堂的势力,但她毕竟久居深宫,对于前朝影响力有限。
如今,陛下亲政之日眼看将近。古来君王,上位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剪除权臣。大将军若不想束手就擒,坐以待毙,就必须先发制人,行废立之举。
而这,对于小侯爷而言,却是天时所在!”
听罢王朴的分析,赵钰不由点了点头,但依旧有些疑惑。
“若黄景明擅自行废立之事,此乃大楚之浩劫,为何先生却说是小子之‘天时’?”
王朴哈哈一笑,道:
“小侯爷,大楚历经七世,人心尽附,哪怕辅国大将军再自信,也不敢行篡位之举,只敢行废立之事。如此一来,新帝必从宗室中选择。宣德太后谋害宗室,几乎使得一众宗室十不存一。小侯爷尚未及冠,又有老侯爷声望加身,那黄景明怎不会选小侯爷为新帝?”
尚未及冠,说明年龄小,容易控制;有声望,那么在即位时能够最大限度的减轻朝野上下的反对声音;最重要的,还是武宗一脉,并非如今的仁宗一脉。
赵钰灵光一闪,急声问道:
“这莫不是先生让小子储才养望的缘由所在?”
“正是如此。”
王朴点了点头,又郑重提醒道:
“到了那时,小侯爷要面对的,可就是那位辅国大将军了。如若不能一举除掉权臣,那么小侯爷日后的下场……还请小侯爷心中有所准备才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