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李旦带着窦爱妃去见李仙宗,但是并没有见到人。
李仙宗已经随着礼部先行前往长安上宜县的梁山,为天皇李治的乾陵堪舆去了。
不知不觉时间来至五月,入了夏,天气也热了起来。
这日朝会,工部尚书苏良嗣首先上奏,乾陵已经修好,前往梁山乾陵沿途桥梁、道路也已经建好...
已经升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的武承嗣上奏选定的下葬吉日为八月初八...
裴炎是李治遗命的首辅宰相,算得上是顾命大臣,对李治的尊崇最深。
裴炎听闻乾陵已经完工,于是说道:“天皇驾崩日久,现乾陵已完工,还是将天皇早日安葬的好。”
百官见裴炎首倡,自然也都跟着奏请天皇灵柩早日西归安葬。
武则天并不想早日西归长安,因为她不喜欢长安的大明宫。
但满朝文武群情恳切,对李治的感情真切,武则天也知道人心不可违。
武则天点点头,深情的说道:“大家有心了,既然如此,天皇的灵柩就定于五日后西归。”
“天后圣明。”
侍中刘景先则上奏道:“天皇灵柩西归之前,还应定下参加葬礼的人员,请天后示下。”
武则天稍一犹豫,说道:“所有宗室诸王、公主驸马、文武百官、内外命妇、诸位将领...全部跟从前往,参加天皇的葬礼,以彰显天皇功德盛隆。”
“遵诏。”
只不过,武则天所点的这些人之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去,从洛阳护送灵柩到长安上宜县要走上一个多月,若是遇上大雨,行程的时间还要再长。
长途跋涉、舟车劳顿,男人们倒还可以将就,那些养尊处优的公主郡主、内外命妇可就苦不堪言了,吃不好睡不好不说,就连上厕所都是个大难题。
但是,天皇李治的葬礼是当前大唐最重要最隆重的事情。
有武则天的诏令,不参加的话,怕是要遭殃。
所以,大唐有头有脸的人物全都跟着去了长安上宜县。
有些人是不想参加,但是有些人是想参加也没有机会了。
那就是身为七大亲王之一的滕王李元婴,李渊最小的儿子,也是李唐皇室中最不成才得一个人。
这个滕王曾经在滕州、洪州、隆州等地做官,每到一地便横征暴敛、大兴土木、贪财好色、生活极为奢华,标准的纨绔子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