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第42节(第1/2页)

《大元王朝》转载请注明来源:泡书吧paoshu.cc

规模狭小和强烈的民族压迫,使得元代的科举制度无法进一步发展,更无法对元代的政治发生影响。对于元代来说,科举制度实际上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

元朝实行了什么户籍制度?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同时为适应长年征战的需要创立了与千户制度紧密结合的户籍制度,即将百姓按十、百、千、万分编,严格地限定在九十五个千户之内,随时听命于贵族的征发调遣。这种户籍制度在某些地方直到元朝灭亡始终存在着。

蒙古统治者在向南不断的征服扩张中,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对所征服地区(中原和江南)的人口清查,到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终于最终形成了元朝在汉族地区的户籍制度。

元人户籍制度最大的特点是实行诸色户计的划分。所谓诸色户计,就是将从事不同职业的人按其从业的不同在户籍上区分开来,并由此固定其所应承担的义务。这些户籍种类有很多,主要的几种有:一、民户,这是元代最基本、数量最多的一种户籍,承担国家一般的赋役。二、军户,承担国家的兵役。三、匠户,从事官办手工业的劳。四、站户,承担国家所设驿站的建造、维护和运行。五、灶户,从事官办盐业生产。不同户计的人不得擅自改籍,一般来说,户籍是世代相承的。

元代又行户等制,即将各户按其贫富状况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中、下三等,一共九等,以此为摊派赋税和征发徭役的依据。

元朝的赋税差役制度有什么特点?

元朝赋税差役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北方和南方不同,元朝统治者根据南北方的不同实际情况,定下了北方以户口为准、南方以土地为准的赋役征收原则。

在北方,赋税分为税粮和科差两类。税粮又分丁税和地税两种。元统治者规定:每丁每岁纳粮税粟二石,每亩地每岁纳粮税粟三升。不过,按元廷的规定,丁、地税是不需重复交纳的。科差分为丝料和包银两类。丝料由投下人户和普通人户交纳,投下人户每二户出丝一斤给国家,每五户出丝一斤给领主;普通人户出丝的数目没有记载,但应与投下人户相当。包银主要由普通人户交纳,每年每户交银四两。

在南方,征收夏、秋两税,这两税都是土地税,而以秋税为主。南方秋税按土地肥瘠不同,分成若干等级,从最低的每亩一升到每亩三升不等,大体上是依循宋代旧制。夏税则有的地区征,有的地区不征;有的时候征,有的时候不征;征时以秋税为准,往往折成其他物品或币钞。南方亦有科差,分江南户钞和包银两类。江南户钞是北方五户丝户的变形,即江南的投下户向领主交纳钞币,世祖时定为每户五钱。包银只在江南一度实行,由于广泛的反对而很快中止了。

此外,元廷还在全国范围内征收盐课、茶课、酒醋课、商税、市舶税等数十种税收,称为“诸色课程”。

元代的差役分力役和职役两类,其承担者主要是广大的民户。力役包括建造工程、运输货物、开挖河渠等体力工。职役主要是充当政府基层管理人员。元代的差役是压在人民身上的极沉重的负担,往往使得百姓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沉重差役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元代的灭亡。

元朝实行了什么货币政策?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纸币的朝代,元朝的纸币叫做“钞”。

元朝政府统一发行纸币是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的。世祖中统元年(1260)十月,元廷发行“中统元宝交钞”,以银为本,比价为中统钞两贯(两千文)合银一两,并规定该钞不限年月、诸路流通。次年正月,元廷正式下诏,中统钞在中国北方开始流通。至元十二年(1275),元灭南宋,中统钞又开始在江南地区通行。这样,中统钞就成了全国统一的货币。

中统钞流通的初期,由于实行了“子母相权”(钞本充足)、“限额发行”等措施,币值比较稳定,流通状态比较良好。但大约从至元十三年开始,为了弥补日益增大的财政开支,元政府开始大量取用为中统钞钞本的白银,这样就破坏了“子母相权”之法;同时,又放开了对中统钞发行额度的限制,大量印行中统钞。到了至元二十三年,物价已比中统元年上涨了十倍。

为了平抑物价、整顿日益混乱的钞法,至元二十四年,元政府发行了一种新的纸币:“至元宝钞”。至元钞一贯值中统钞五贯,二者同时流通。但不久,同样是由于钞本被大量挪用,至元钞也如同废币了。

武宗至大二年(1309),元廷发行“至大银钞”,废止中统钞,银钞与至元钞并行。仁宗时,尽废武宗所为,仍以中统钞、至元钞并行。

顺帝至正十年(1350),元廷进一步更改钞法,在中统钞、至元钞并行流通的同时,又发行“至正交钞”,并铸“至正通宝”铜钱。这样,各种钞币的混合使用,各有轻重,人民所取莫衷一是,钞法陷入极度的混乱之中。不久,大规模的战事爆发,军费暴涨,岁入暴减,元廷只有多印纸钞以应供给,结果就造成了钞币散满人间,而纸钞十锭(一锭为五十贯)也买不到一斗粟。就这样,元朝的钞法彻底崩溃了。

元朝的军事制度有什么特点?

元朝的军事制度最终是由忽必烈确立的,他整顿了原来混乱的兵制,把全国的军队归入宿卫和镇戍两大系统。

在宿卫军队方面,忽必烈继承了怯薛制度,以怯薛(怯薛即护卫之意)防卫宫廷和皇帝本人,同时,忽必烈还创建了侍卫亲军。这是一支类似于禁卫军的军队,负责防守“两都”(大都和上都)及“腹里”之地,战时也派出战。忽必烈于中统元年(1260)即开始建立侍卫亲军,从此以后,它的规模不断扩大,到了元朝后期,人数已达三十万。组建侍卫亲军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从地方军队抽调精锐、从已建的侍卫亲军中分出、授权某个大臣召集同族组成等。

镇戍军队是指在全国各地驻守的军队,它们可以分为三类:蒙古军、探马赤军和新附军。

蒙古军一般都驻守在草原地区,遵循着成吉思汗时就已建立了的千户制度,平时居家生产,战时集合参战,在镇压东北、西北的宗王叛乱时,蒙古军发挥了重要的用。

探马赤军组建于木华黎经略中原之时,它是从几个蒙古部落中抽调出来,派到远地征伐、戍守的军队。南宋灭亡后,探马赤军被集中,戍守于山东、河南、陕西、四川等地,并在这些地方建立蒙古军都万户府以管理、指挥该地的探马赤军。

新附军是指南宋降元的军队,这种军队平时屯田,战时往往打前锋;同时,其精锐又被调至京师编成侍卫亲军。到了元朝后期,新附军已基本上不存在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家娘子太体贴我在水浒做奸商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我在异世界召唤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乱世种田日常大宋小农民(HP)Forgive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玄天宗修行记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春枝缠大唐小说家倒拔三国臭县令朕怀孕了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继兄不善明末:边军不退谍海无名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朕,剩者为王金玉满唐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带着美女闯三国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清末土司王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