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十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泡书吧pao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贾母靠在软塌上,鸳鸯正为其揉背顺着气,但她怎么可能不胸闷。
今天发生的一切都太突然了,谁想晚饭前荣国府一夕间就彻底失了名号。
刚刚下发的圣旨说得明白,康熙要贾府改了匾额,谁还敢说一个不字。何况此事合情合理,既然不是世袭罔替,早在贾代善死时就该改称将军府。
不料,正在人心惶惶之际,贾敬居然派人来回信了。
且说一个多月前,贾母派人给京郊道观送信。
贾惜春坠湖后昏迷痴傻,试问贾敬做为父亲怎能不闻不问。但正如以往的信石沉大海,贾敬根本没反应,却在这个节骨眼上派人来添乱。
“观主说,四姑娘既然醒了就该去给老父报平安。这天下,只有儿女孝顺去看望父母的,哪有父母奔波受累特意入城的。”
小厮低着头,他只是奉命传话,真不是故意火上浇油。“老太君,还请宽恕小的无礼。观主说,明天一早让四姑娘麻利点去见他。”
贾母缓了好一会气息,压根不理会小厮,只对晏归舟说,“府上正乱着,敬哥儿还真会挑时候回信。明天你去京郊也好,免得被外人再拿着话柄,说什么贾家儿女不孝,没给老父请安。”
“是。听老祖宗吩咐。”
晏归舟没想到她借着去道观以求金蝉脱壳计划尚未周全,贾敬却踩着点先来邀了,这只是巧合吗?
“恩……”
贾母原以为还要多说几句,以往贾惜春都是极不情愿去看望贾敬,今天倒是应得快了。这人伤了脑子倒也明白了些,贾府时逢多事之秋,是不给她再添乱了。“你听话就好。”
贾母稍稍露出两分欣慰的笑,顺手赏了晏归舟一些冬日少见的水果,却没再留她与道观小厮说话。
晏归舟扫了一眼彩屏捧着的果盘,贾母真的想多了。
刚刚她应得快,只是觉得时不待我。与其留在贾家,继续那些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较量,不如前先应了这一回的踩点之行。
*
京城能有热闹,就能有多冷清。
青山居,一家外城的简陋茶摊。
仅以几根竹竿、几张草席搭起凉棚,三两方桌、七八长凳多为闲置。
斜阳夕照,今日茶肆倒是来了两位久坐之客。
两人穿着洗旧的衣衫,却总有些与此处格格不入。
胤礽来得早,一直端着有缺口的瓷碗,仿佛品着琼浆液,缓缓喝了许久。
等到碗底的茶都凉透了,他才打破沉默,“四弟,对于今早贴黄纸之人,你怎么看?”
怎么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