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第七章 码头冲突

《包氏父子:头油只用司丹康》转载请注明来源:泡书吧paoshu.cc

待到给那客人理完头后,老张便招呼包国维来理头。

一上来老张就犯起职业病,就拿起剪刀想给包国维前额来一次大修。

包国维眼中的修修鬓角就行了和老张眼中的显然不一样,甚至于差别大到了不能说是同一个概念。

在包国维的制止下,老张没能大肆施展他的手艺活。只得剪剪鬓角,再稍微修剪下后脑勺的头发。

老张边理发边和包国维唠嗑,说些老包以前的糗事,包国维对此倒是挺感兴趣,仔细听着,时不时还笑几声附和。

理完发,老张便给包国维擦着碎发,边满意的看着镜子中的包国维。

“瞧,这剪得不错吧,本来长得就不孬,现在更帅了。不过你这头发还不够长,要是再留长点就可以抹成那西方流行的什么发型,叫什么,啊,大背头!”

“是剪得不错,张叔,你这二十多年手艺功夫确实是炉火纯青。不过张叔,怎么不见张四五呢?好些天没和他玩了,想找他玩玩。”

包国维敏锐地感觉到老张的手微微一滞。

“他啊,应该搁阊门北码头给人卸货呢,年景不好,动不动就打仗,各种杂税,生意也不好做,家里眼瞅着一日不如一日了。他合计合计就跟些朋友到码头去做临时工,补贴补贴家用。”

若是之前,老张其实是不大乐意让张四五和包国维这样的人厮混的,怕被带坏。不过,经过这一次相处,老张对包国维的看法大有改观,便告诉了他张四五在哪。

得知了张四五的位置,包国维笑意盈盈的拜别老张,虽就两步路就能走到门口,老张还是帮他别住门把送一送。

看着包国维离去的背影,老张沉思:这小子现在跟换了个人似的,比之前那副样子强多了,就连说话都带成语了。听说老包之前买了不少书予他,难道是读书读的?赶明也给四五也买几本试试,就怕是有些贵。

姑苏虽不直接靠海,但水运却极为发达,河湖遍布,京杭大运河穿流而过。东洋人早就看上了这处四通八达的贸易宝地,并在《马关条约》中提出将这里为通商口岸之一。

不过沦为通商口岸的姑苏城在东洋人的干预下反倒是发展的更快了,不得不说真是极为讽刺。

阊门北码头处,大道上人多的要命,凌乱的摆放着一堆黄包车,一大排“祥子”站在旁边等着拉客,俨然在这儿建了个黄包车站。

路道西端有个深三四米的大平台,又宽又大,还向水边修了些栈道。码头的船很多,桅杆林立,最长杆子都有十几米。有的船还扬着宽大的风帆,还有些小渔船夹在里面。

有的黄包车夫可能是等客累了,便蹲坐在西大道边望着下面的船和人流,与旁边的人聊天打屁,看看瞧瞧有没有贵客上岸。

“诶,你说这怎么又打战了,这才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啊。”

“是啊,一打仗就加税,现在米价都贵了。一帮逃难的往这儿跑,下了船也不喜欢坐车,怕不是省下钱来找鸡!昨晚我去了看了看,鸡价都升了!”

码头旁,不少穿半截膀的力工,热火朝天的进行着装货卸货,还有个四五十岁的管事站在栈道旁的高台上指挥监督。货主想找人帮忙上下货,得先找到管事的,管事的抽一笔再给接活的力工发钱,力工给他们做活。

包国维站在看台旁向下瞧瞧,看看能不能找到张四五。

下平台边确实有许多年龄不大的小工穿流在码头下面的人流上搬东西,管事的倒不怕小工带着货跑了,上城道要走梯子,有专人看着。

下头人来人往的,确实不好找到张四五,找了几分钟也没等找到。

就在包国维准备放弃,去找胡大儿子胡小山时,却看到下面忽然传来一阵骚动。

原来是有两拨年岁不大的小工忽然要打起来了,一拨站了五个人,另一拨有六个。周围的力工和船客只是避开他们,接着干活,对这种场面像是习以为常了。

“他妈妈的,跟我们抢活!是不是不想活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权力巅峰》【微信读书】《人在华娱,职业奖励是间谍》《男主的豪门后妈躺赢了》《我有一枚命运魔骰》【花瓣小说】《神话之后

追着光的蚊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泡书吧pao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异域人生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宦海风流三国云飞扬江东幼虎重生明末当皇帝少女与枪与异界五代十国一儒生回到明朝当太子大明公侯明风万里明末龙腾汉室可兴猎明战国修罗传大唐国妖明末第一强藩乌衣天下樱花下的血刀大明之帝国再起最终反击无赖帝师大国崛起1857宗明天下娶个毛妹当老婆三国之帝统天下贼三国晋枭大明至圣千年军国从来没有的帝国三国之蜀汉复兴混在蜀汉当皇帝大汉昌邑王汉家日月五胡明月唐时归大明小官人非洲帝国医入白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