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暮黄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泡书吧pao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实关于这野菜之事,孟学民只想到了其一,严亦飞则想的更多。
重要的是,在田中种地要消耗的人力都是壮劳力最起码也得是中青年妇女才行。
而收集野菜则可以更加充分的去利用人力资源,无论是老人还是七八岁的孩子,都可以胜任这项工。
毕竟每个壮丁一定会有他的家人,也就是所谓附属人口。
野菜的产出虽然不稳定,而且野生的野菜的产量也少了一些,但是收获的野菜也能减少一些粮食的消耗,因此宝贵的粮食不会被白白消耗掉,反而相应会多节省一些粮食,这样总的来说肯定是赚了。
而且严亦飞在部队时,在当时的中央七台耕战频道也看过相关的节目,这野菜如果改成人工种植,其产量也是不小的。
其中蒲公英,也就是东北常说的婆婆丁。
是比较常见的野菜,一年可以收四茬,每茬亩产有两千斤以上,全年亩产量高达八千斤到九千斤左右。
而且蒲公英的花可以加工成泡菜和泡酒,蒲公英的叶和根可以加工成茶,也能有经济效益产出。
而且蒲公英制成的茶叶在后世卖的可一点也不便宜,好一些的蒲公英根茶甚至能买到五百块钱一公斤。
就算在这明末的时候,这蒲公英茶没有什么市场卖不出去,但是也能分发给百姓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不是。
另外几种常见的野菜当中,荠菜的亩产超过三千斤,马齿苋的亩产量
七千斤左右,而蕨菜种植一次可以连续采收十五年,亩产量两千斤以上,而且其耐寒和耐旱力是很强的。
因为岛上即使最大程度开荒种地,也总有一些极为零散的地块不适合拿来耕种,甚至不适合拿来种植萝卜白菜等蔬菜,在这些零散的地块上种上野菜就再适合也不过了,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利用他手下这几个岛屿上那并不丰富的土地资源。
严亦飞将这些可以利用的因素都叠加起来,最终得出结论,耕地加上捕鱼、野菜、打猎等几项食物来源,最多能为他的石城岛和周边几个岛屿供养一万二千到一万三千的人口,其中有十八岁至四十五岁的壮年男丁约将近三千人,这之中大概能抽出一千三、四百人充当战兵,这也就是石城岛及周边九个岛屿的极限潜力了。
当然,在天启二年以后,朝廷也会为未来的东江镇发下一些粮饷。
不过严亦飞就算乐观的估计,这些粮饷经过层层盘剥和“漂没”
,能真正发到他手上的,也不会超过一万五千石粮食。
看来,想要继续发展,未来等自己实力壮大了,还是要在辽东半岛上占据一块根据地。
那里虽然只是整个大明的很小一部分,但是面积却足有一千个石城岛那么大,有足够广阔的空间来实现他的一腔抱负!
……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