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皇帝知道太平是活过三世的人,太平曾亲口对他承认过。
因此太平公主表现得这样迥异,他丝毫没有感觉到意外。
庭州的战事很快便结束了,公主以一种谁都料想不到的方式收了尾:她自己带人去擒住了突厥大汗,然后伪造了一封文书,称大汗愿降。当时太宗皇帝陛下已经带着人,亲自赶到庭州来了。突厥人在内外两重夹击之下,再也无力参战,于是便颓靡地结束了这场战争。
堪称一个漂亮的结局。
公主回到安西都护府时,太宗皇帝陛下正在看一封长安城里的文书,眼里有着淡淡的冷意。他见到太平进来,便将手里的文书丢给了她,嗤笑道:“裴炎擢升为侍中,皇帝沉迷于炼丹之术,天后醒过来了,但似乎性情大变。太平,你如何看待此事?”
她是太宗陛下的晚辈,因此太宗陛下便含糊地以“太平”二字称之。
太平拾起那封文书,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看。她记忆里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父亲因为沉迷于炼丹之术,整日整日地往洛阳跑,严令太子监国,群相辅政,天后执朱笔。她慢慢地一字字看去,看到天后性情忽然大变时,终于微微变了脸色。
一个人,如果不是受到了外界的刺激,是不会忽然改变性子的。
除非是——宫里出了什么事情,又或是天后出了什么事情。
太平暗暗祈祷是前者,又或是皇后醒过来之后,想通了太宗皇帝归来之事,于是性格再次生了变化。但是她越是往下看,就越是心凉。假如说从前的皇后,还隐约带着那么一点儿软弱和温柔,那么重新醒过来的皇后,便唯有四个字可以形容:杀伐果决。
真真正正的杀伐果决,容不得半点置疑的声音。
甚至已经,甚至已经有些刚愎自用了。
这种性情的皇后,太平只在一个人身上看到过,那便是未来的武皇。
她心里隐隐有了些不好的猜测,但是又不敢去细想。太宗皇帝就在跟前看着她,但凡她有一丝一毫的表情变化,太宗皇帝都会全数看在眼里。他们两个一个是她的母亲,另一个是她的祖父,她谁都不愿意偏颇,但又变得更加为难了。
她将那卷文书轻轻搁在案几上,又轻声道:“战事已结束了。”
太宗皇帝持着另一卷文书在看。听见太平此言,便抬头瞥了她一眼:“哦?”
太平定了定神,才续道:“您……要回长安么?”
太宗皇帝将文书搁在案几上,仔仔细细地打量太平片刻,才续道:“不急。”
他用食指轻轻点着那份文书,言道:“这里还有些后续事宜要处置,我不欲这样快回到长安。况且刚刚兵部送来了一封信函,九郎亲自下旨,要擢升我的官位。”
他似乎笑了一下,道,“这样似乎更好,公主以为呢?”
太平激灵灵地打了一冷战。
太宗皇帝陛下望着这位公主,忽然笑了:“看样子你已经想到了。”
他在这里会过得更加自由。而且因为皇帝已经见过他的本事的缘故,他完全可以在这里做一个普通平常的郡王之子,然后一路升迁,直到自己手里握住了一些筹码,再回去见见那位天后。
当初他乍见到天后之时,反应太过急躁了。几乎被怒火控制了大半的情绪。
而且在那时,他低估了那位天后,也过分高估了他自己。
因此现在他需要在西域好好想一想,也让那位皇后好好想一想。
至于“性情大变”?……
太宗陛下以指按住那封文书,续道:“还有一事我需得对你言明。我的事情,你需得对你母亲隐瞒下来。你不知道朕的身分,亦不知道朕为何要来到这里。你与朕在这里碰面,不过是个巧合罢了。和上次一样的巧合。”
他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眼里隐隐带着些莫名的情绪。
太平心底微微一颤,继而垂下头去,低声道:“好。”
————————
从这里去往长安城,不过是两月有余。
要是快马加鞭,昼夜兼程,或许几日便可赶到了。
太平不曾快马加鞭,她一路慢慢地走回长安城,一面琢磨着太宗皇帝所谓的“后续事宜”,越是琢磨,便越是感到心惊。太宗陛下是唯一一个知道她活过三世的人,刚刚又说了那些怪异的话,实在是容不得她不多想。
她一直想到了长安城,想到了大明宫里,都没有真正地想清楚。
而且,她非但没有想清楚,反倒还越想越乱了。
大明宫里已经比从前冷寂了许多。大约是因为皇帝沉迷于炼丹,这半年多以来一直都留在行宫里,还将半宫的太监宫女都带走了的缘故。她的阿娘仍旧像从前那样,日日替代皇帝处理政务,而且还擢升了好些官员。但不知是否是错觉,她感觉阿娘的手段比从前更加老辣了。
太平回到宣政殿里,老老实实地给皇后道了个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泡书吧【paoshu.cc】第一时间更新《[太平公主]寝难安》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