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生的小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泡书吧pao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平心里咯噔一声。
武后回过头来,望着自己的女儿,眼里隐隐多了一丝锐意。她知道自己的女儿对薛绍看得多重,平素容不得自己动那人一根手指头;那一年薛绍被卷进琅玡王的案子里,她还是瞒着太平,将薛绍送到千里之外的洛阳,才将他顺利处决的。但即便是如此,她的女儿依然与她闹了三年的别扭。
整整三年的时间,太平如同疯了一般,连说话声里都带着刺。
后来太平像是想通了,言辞间也不再那样带着刺了,但她却一日日变得更加冷漠,一日日地开始游走在权臣当中,连她这个母亲都猜不透太平的心思了。
一直到现在,她都不曾猜透过太平的心思。
太平稍稍后退了半步,谨慎地唤了一声阿娘。
自从知道阿娘亦是重生之人后,她行事就变得谨慎了许多,一言一行都会经过仔细思虑,才会开口同阿娘言说。阿娘仍旧像先前一样,淡淡的,眼里有着锋利与杀伐果决,连最后那一丝温柔也彻底消散无踪了。她知道阿娘在提前做筹备,如前世一般。
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劝诫阿娘,或许她本就不该劝诫。
气氛有了一霎间的僵硬,最后还是女官的轻咳声,打破了此时的静谧。女官恭谨地说道,上朝的时间就要到了,请天后切莫耽搁了时辰,随后恭恭敬敬地侍立在一旁。
武后淡淡地唔了一声,忽然又问道:“婉儿呢?”
她是用惯了上官婉儿的,眼下上官婉儿不在身边,那几位女官不管怎么做,都不大符合她的心意,因此她便想着将婉儿提前带到自己身边来,手把手地调/教几年,再充女官之用。
女官不明所以,便将求救的目光投向了太平公主。
太平微微地叹息一声,道:“阿娘要是想见她,我夜里便将她带过来罢。”
武后点点头,不曾多说些什么,径自离去了。
太平留在宫里,轻抚着那面模糊不清的铜镜,最终幽幽地叹了口气。
她想,她应该去找薛绍谈谈。
————————————
今日是大朝觐,文武百官都会在殿里觐见,直到接近午间方才退朝。
太平沿着宫墙,慢慢地走到宫城门口,又慢慢地沿着承天门街走到皇城里。今天武后没有给她下禁足令,因此监门卫们都畅通无阻地放行了。她的公主府已经在建,等过两月便能完工;等到那时,她便再也没有借口拖延了。
但她自从回到长安,就一直都不曾见过薛绍。
或者说,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见薛绍,又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他。
她在宫墙外静静地等了片刻,忽然听到了里间传出的叩拜声。她知道这是要下朝了,便慢慢地走到墙角后面,背过身子,努力让自己不那么显眼。里面先走出来的是两位宰相,紧接着是六部的主官和侍郎,再接着才是身穿武服的武将们。她的目光在人群里逡巡片刻,终于定格在了一位青年男子的身上。
一位女官匆匆上前,在男子身旁说了两句话。
男子表情一顿,朝她这边望了过来,目光微有些迟疑。但最终他还是点了点头,将外间的那匹枣红色大马交到了随从手里,然后朝这边走了过来。
“公主。”
他低声唤道,声音里微有一丝不解。
太平望着他笑了,轻声道:“我有些话,想要和你说。”
他们两人在皇城里转了半日,终于找到一处干净的亭子,闲了下来。现在是午间,薛绍暂时不用回他的衙邸,因此他们大约还有……一个时辰的时间。
太平招招手,让人带了些辅食过来,含笑道:“用些罢,午后你还要到衙邸里去。”
神态动极是自然,仿佛做过了无数遍一般。
薛绍低低地唔了一声,同样动自然地接过木箸,等要下筷时,才微微愣了一下。他抬起头望着太平,想要推辞,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太平的举动与前世一般无异,但他却再不能像前世一样了。
至少现在,他们尚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人。
他慢慢地放下木箸,又笑了一下;“公主唤我到这里来,该不是仅仅为了同我叙旧罢?”
那天公主离开长安,大明宫里立刻就传了消息过来,说是圣人有意为他们赐婚。直到那时,他才真正知道公主曾经都做了些什么。有些事情他难以忘却,如同一颗石头梗在喉咙里,有些难受,却又刺得他想要流泪。
但他终究是什么都没有说,平静地接受了那一切。
公主回长安时,他曾在街道的酒楼里望过她一眼,但那也仅仅只是一眼而已。
他知道自己应该去找公主,但后来,却什么都没有做。
直到今天,公主回来整整两天之后,她主动找了自己。
“薛绍……”太平慢慢地转着一个白瓷杯,轻声道:“从前我说过会等你的结果。今日我依然是这句话,你什么时候想清楚了,便什么时候将结果告知于我。不管什么结果,我都会接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